审核通过-发布

“伶仃问学”第五期回顾 | 孙兴杰老师主讲“在行走中感受国际关系的时间与空间”

10月19日晚,由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主办,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承办的“伶仃问学”思享会第五期“在行走中感受国际关系的时间与空间”顺利举行。本期邀请我院孙兴杰教授主讲,谢涵冰特聘副研究员主持,学院1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

 

 

讲座预告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34讲

“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讲座第三讲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主讲人

李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主持人

张宇权,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讲座地点

珠海校区海琴6号B210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承办单位

国关学院研究生会、国关学院专任教师党支部

 

设计 | 杨娇

编辑 | 梁枫

初审 | 陈颖

审核 | 张志文

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讲座预告 | 文献检索与数据库使用

 

讲座介绍

为进一步推动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支持“科研选题与学术能力综述训练”和“学年论文”课程的更好开展,我院本学期将举办“本科生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系列讲座,邀请学院教师围绕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学术规范等主题进行经验分享。

本次讲座通过介绍与国际关系专业相关的图书馆纸电文献资源,了解获取文献资源的途径,以及检索思路及技巧。

 

主讲人

周梦洁,助理馆员,就职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学科服务组。长期从事用户培训、文献检索教学、论文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及图书馆资源推广等工作。

 

讲座时间

2023年10月25日(周三)19:00-21:00

 

讲座地点

海琴6号 B210

 

主办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社2023年秋季招新正式开始!

01 国际关系学社:国关同好的交流平台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社是在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团委指导下的学术类学生社团。国际关系学社背靠国际关系学院的丰富学术资源,为中山大学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接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认识国际组织,站在中国立场来理解国际事务的平台。学社组织开展模拟联合国大会、协办国际关系讲座,以各种学术活动为中大学子开拓国际视野,提供从社交礼仪、语言表达、协商谈判到文件写作的专业指导与培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02 模拟联合国:国际关系的学术盛宴

人才招聘 |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秋季招聘宣讲—上海站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就在法政学科开展国际问题教学和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陈序经先生等人开创的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基础。1978年学校创立东南亚研究所,做出了一批又一批国内领先、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开拓性研究成果。2002年设立国际关系学系。2007年,国际关系学系与相关研究机构组建亚太研究院,聘任国际权威学者滨下武志先生为院长。2015年,在亚太研究院基础上成立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迈入新时期。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政治学全球排名151-200,居国内第六。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现有本硕博各层次在校生三百余人,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智慧和担当精神”、拥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

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讲座回顾|姚炯老师主讲“文献阅读与学术综述”

2023年10月11日晚,我院“本科生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海琴六号楼B210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期由姚炯特聘副研究员主讲“文献阅读与学术综述”,何君陶特聘副研究员主持。

 

 

姚老师以文献的阅读价值开篇,结合科研经历,指出阅读文献是找到有趣的研究问题、明确研究价值、开拓研究思路的重要基础。随后,姚老师讲述了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对象等内容。他循着“去哪里找-怎么找-找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时候”的路径步步深入,不时以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分享了文献检索的具体技巧。他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强调了归纳文献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伶仃问学”第五期 | 在行走中感受国际关系的时间与空间

“伶仃问学”思享会第五期

 

讲座简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信息压缩的时代,可以天涯“若比邻”,但行走的意义并没有半点影响,信息制造的是一个剧场,唯有行走才能进入时空。在过去几年行走中国的过程中,体验了何谓中国,中国何为,找到国际关系研究的根底,以及尤为重要的中国体验。

 

主讲人

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史、地缘政治、帝国与国家构建、货币政治。出版专著《“东方问题”与巴尔干化的历史根源》,参与编写“马工程”教材《国际关系史》等,在《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东方问题’与巴尔干化的历史根源”等项目10余项。

 

主持人

谢涵冰,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

 

研会招新 |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期待你的加入!

你是否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学院?

你是否想要更切实地为同学服务?

你是否期待在新学期里展现才华?

那么,我们诚挚地邀请你

加入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

你的创意、你的热情

你的才能和你的期许

都将在这里得到回应

主席团、学术部

文体部、宣传部

期待你的加入!

 

学院活动 | 我院第八期“学术与人生”师生交流会顺利举办

为了帮助国关学子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增进学院学生与优秀教师间的联系和交流,我院第八期“学术与人生”师生交流会于2023年9月26日晚在海琴6号B210成功举办。学院王泽相助理教授受邀为主讲嘉宾,与到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分享交流。本次活动由学院专任教师党支部主办、学院研究生会协办。

 

 

活动伊始,王老师首先着重强调了学习政治的意义。他指出,日常关注,皆属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政治以普遍的困境形式出现,启发人们去思考,理解并决定自己的立场。

紧接着,王老师采取了新颖的方式来开展本次“学术与人生”师生交流会。王老师通过历史责任、大学教育多样性等不同的主题,鼓励大家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在场的同学们就这些主题展开了发散性的讨论与交流。王老师认真听取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与观念认知进行更加细致的补充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