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国际关系学院学习经验朋辈分享会
设计 | 袁宇芮
编辑 | 邓超卓
初审 | 赵函庚
审核 | 牛军凯
审核发布 | 李晓超
设计 | 袁宇芮
编辑 | 邓超卓
初审 | 赵函庚
审核 | 牛军凯
审核发布 | 李晓超
2023年11月2日,国际关系学社换届大会在海琴六号B210会议室顺利召开。学院党委李晓超书记,社团指导教师姜鹏副教授和学院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赵函庚老师出席本次大会。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保证全体学社社员共同参与其中。
辅导员赵函庚老师作开场致辞,他肯定了上一届国关学社的工作成果,指出学社举办的一系列以中大模联为代表的品牌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希望新一届学社理事努力保障学社各项工作的延续性,再接再厉,进一步提升中山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影响力。
赵函庚老师作开场致辞
2023年11月8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35讲“日本政治生态的变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楼B210会议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广涛副教授主讲,我院博士生导师姜鹏副教授主持。
王广涛老师首先总结了当前日本政治生态的变化特点,即右倾化、民粹化以及保守化。其中,王老师主要介绍了“右倾化”这一特点,并区分了“日本政治右倾化”与“社会右倾化”两个概念,对后者进行了深入分析。王老师提出,由于民众的偏好伪装、无意识的右倾等因素,日本存在着“看不见的社会右倾化”。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
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
发布了《关于印发2022—2023年度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
(全国项目办发【2023】5号)
其中我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王时彩、阳纯、常依然
(按笔画顺序排列)
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获评2022—2023年度全国大学生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根据研究生院《关于开展中山大学研究生“逸仙学术之星”评选工作的通知》《中山大学研究生“逸仙学术之星”评选细则》,经学生本人申请、导师审核、系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审议,拟推荐吴耀庭同学参与2023学年中山大学研究生“逸仙学术之星”的评选,特此公示。
公示期为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5日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实名反映。
联系人:陈老师
国际关系学院
2023年11月13日
“本科生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系列讲座第五讲
定量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讲座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支持“科研选题与学术能力综述训练”和“学年论文”课程的更好开展,我院本学期将举办“本科生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系列讲座,邀请学院教师围绕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学术规范等主题进行经验分享。
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当前国际关系研究论文写作中被广泛应用。本次讲座以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研究为例,展示如何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的书写程序写作论文,包括提出研究问题,书写文献回顾,建立理论框架,并通过既有的数据库提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主讲人
活动背景
读书启智,智慧生辉,书中藏智,智者求书。读书能够充实我们的知识量,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旨在通过本次活动,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并在学院内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氛围。
活动嘉宾
第四期导师:王学东副教授
“九九同心向百年”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秋日琴园文体季
系列放映活动——《万里归途》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中山大学正迎来她的第九十九个生日。
九十九载走过的路是风雨兼程,九十九年结下的果是桃李满园。
我们俯嗅九十七年先辈遗芳,我们仰视九十八年南岭辉煌。
在这个九十九年, 薪火相传的九十九年,
既有“校庆日孙中山铜像献花仪式”,瞻仰遗风,缅逝者暖斯人,风会诉说你的怀念;
《亚洲史研究》(Studies of Asian History)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公开出版。刊物以反映世界范围内关于亚洲史的研究成果、增进中外学术界的交流、提供学界重要学术信息为宗旨。
本刊旨在为亚洲史研究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推进亚洲各国历史学界和知识界的对话与交流,推动对于亚洲史及亚洲各国历史的新的理解,超越“近代”以后形成的历史认识的对立,构筑基于亚洲各国相互尊重与学习的新型关系之上的历史研究。本刊还将致力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研究与学术交流,追求更具综合性的亚洲史研究。一方面以以往的专门研究为基础,另一方面搭建各研究领域相互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形成以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为基础、以历史研究为中心、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的亚洲史研究。
《亚洲史研究》
2023年10月31日,我院孙兴杰教授参与了央视广交会专题直播节目《广交天下客》并接受采访。
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今年的广交会吸引了各方关注,反响热烈。孙教授在访谈中认为,广交会为中外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各国“广交朋友,寻找商机,在双向奔赴的过程中为世界经济的迭代与升级创造契机”。
孙兴杰,现任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关系史、地缘政治、帝国与国家构建、货币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