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通过-发布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2023年10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于珠海校区海琴六号C103顺利召开。我院43名研究生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超、辅导员赵函庚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刘婧忻主持。

 

工作报告

大会听取并审议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会工作报告》。报告从“聚焦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学风引领,提升学术修养”、“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推进纵深改革,打造先进研会”等四个方面,回顾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八次研究生大会以来取得的工作和成果,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报告强调,国际关系学院第八届研究生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响应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号召;准确把握研究生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兢兢业业为研究生同学服务;恪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践行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的初心使命。

 

换届选举

“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回顾 | 共谈“历史与战略的结合:何以相互促进与助益”

2023年10月27日下午,我院“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第一期顺利启动。本次工作坊由我院孙兴杰教授引言,我院牛军凯教授、历史学系(珠海)史宏飞副教授、我院杨黎泽助理教授和徐桑奕助理教授作为与谈人,共同讨论了“历史与战略的结合:何以相互促进与助益”这一主题。

 

 

孙兴杰教授阐述了历史研究的优势以及战略研究对历史研究的意义。他认为,历史分期中的转折性事件构成了历史变迁的突变性因素;历史研究为战略研究提供了背景和资料,甚至是战略研究本身。而战略研究则更具问题导向,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在当下,如何结合历史时空和战略机理来构建超越欧洲中心的国际关系史叙事体系是国际关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学院消息 |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九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2023年10月22日,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九次学生代表大会在珠海校区海琴六号C103会议室召开。学院各年级本科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超、辅导员赵函庚出席会议。会议主持人为2022级本科生聂峥怡。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国际关系学院第八届学生会工作报告》,报告从“强化思想引领,坚持规范建会”、“深化联系服务,促进院际交流”、“注重学术引领,打造优质活动”、“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等四个方面回顾了第八届学生会在过去一年以来的工作和成果。报告强调:学生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响应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号召,把握学生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兢兢业业地做好服务同学的工作。

随后会议听取了三位主席团成员候选人的竞选陈述,根据与会代表的投票,蒲锦阳、卢绎萌同学当选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卢绎萌同学代表主席团发言,卢绎萌同学表示新一届学生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和原则,秉承服务同学的初心,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巩固好学院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

国际关系学院姜鹏老师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绩效发放公示

根据《中山大学人文社科纵向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纵向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细则》,我院对姜鹏老师提交的项目间接费用绩效发放申请进行了审核,经过学院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考核等环节,现对项目间接费用绩效支出进行院内公示。

 

项目名称:两极竞争背景下新兴崛起国“反遏制战略”研究

公示时间:2023年10月31日-2023年11月3日

公示地点: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国际关系学院公示栏

 

对绩效支出发放方案有任何异议者,请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提交至海琴六号B415。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6-3668353

 

讲座回顾 | 李向阳研究员主讲“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1.讲座简介

 

 

2023年10月23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34讲、“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讲座第3讲“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B210会议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李向阳主讲,我院博士生导师张宇权副教授主持。

 

2.讲座内容

 

 

国际关系学院院徽设计大赛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就在法政学科开展国际问题教学和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著名学者陈序经先生等人开创的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基础。1978年学校创立东南亚研究所,做出了一批又一批国内领先、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开拓性研究成果。2002年设立国际关系学系。2007年,国际关系学系与相关研究机构组建亚太研究院,聘任国际权威学者滨下武志先生为院长。2015年,在亚太研究院基础上成立国际关系学院,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迈入新时期。在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政治学全球排名151-200,居国内第六。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现有本硕博各层次在校生三百余人,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智慧和担当精神”、拥有强大“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人员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5人。学院聚焦国际关系学科前沿,服务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东南亚研究、亚洲海洋问题、大洋洲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团队优势,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承办本学期珠海校区第一次党务知识专题培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时代党员质量建设的相关论述精神,推动珠海校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履职能力,尤其是帮助新学期支部换届后新上任支委成员熟悉党务工作的流程,2023年10月19日晚上,国际关系学院党委承办的珠海校区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党务知识专题培训在海琴6号B210举行。

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丘国新同志和周盈盈同志分别做了题为“学好党章 正确运用党章中的政治术语”和“如何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讲座。珠海校区综合党委书记、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漆小萍同志,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潘金山同志、金卓行同志,珠海校区各院系和研究中心的党务秘书、各师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和委员共120多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以线下+线上的形式参加了培训。

 

国际关系学院关于公示教师职务聘任资格审核结果及申请材料的通知

根据中山大学关于教师岗位设置、职务聘任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按照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职务聘任有关规定,现将国际关系学院2023学年教师职务聘任资格审核情况公示如下:

一、通过资格审核者

申请教授职位者:张宇权

二、申请材料公示

时间:2023年10月28日至2023年11月3日

地点:珠海校区海琴6号楼B415

对以上资格审核结果有异议者,请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诉或质疑。

联系人:梁老师

联系电话:0756-3668294

联系邮箱:yta@mail.sysu.edu.cn

欢迎教职工评议监督。

 

“历史与战略研究”学术工作坊第一期 | 历史与战略的结合:何以相互促进与助益

 

学术工作坊简介

国际关系处于风云变幻之际,“黑天鹅”、“灰犀牛”所代表的突变式的历史巨变重新回归,基于短时段经验的理论似乎难以捕捉战略变局的脉动。基于此,国际关系学院将举办“历史与战略研究”系列学术工作坊,旨在实现历史学与战略研究之间的“对话”,在交流与互动中,激发我们对于时代变迁的感知,在历史纵深的时空中定位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将火热的现实问题置于冷峻的沉思中进行思想的“淬炼”,为历史研究找寻战略方向,亦为战略研究提供历史“腹地”。

世界处于大变局之中,认识世界需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历史学拉长了时间的纵深,战略研究切中了时下要点,在时空的经纬之下认知自我,确定角色。第一期研讨邀请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学者共同探讨两个学科的“结合之道”,以期找到战略研究的历史纵深感和历史研究的现实感。

 

引言人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湾区 全球视野”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2023年10月14日至15日,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顺利开展主题为“国际湾区 全球视野”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对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增进国际学生与港澳台学生和内地学生友好交流,培养学子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本次活动由余展涛副书记、赵函庚老师带队,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化工学院的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与内地学生共同参加。

湾区金秋,青春飒爽

14日清晨,实践队伍首先来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和科技创新城市,也是全球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制造业基地。

盐田港位于深圳市南大鹏湾北岸,西临沙头角,西北达深圳市,东至惠州,南为小梅沙,毗邻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背靠中国较大的出口加工基地珠江三角洲,水面深广,为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大港。从金色海岸码头出发,同学们乘坐游轮,立足飘扬的五星红旗旁,目载集装箱来来往往,随着海面上闪烁的金光掠过沿岸繁华和岛屿景观,尽览世界级大港的包容与开放、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