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通过-发布

讲座预告 | 中美俄北极航线的合作与竞争

—国际关系学系建系二十周年系列活动—

国关大视野--欧洲研究系列第七讲

 中美俄北极航线的合作与竞争

 

主讲人简介

盛力,澳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德语文学学士,德国弗莱堡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博士,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城市公共政策研究,发表SSCI期刊论文四十五篇,国际一流学术出版社英德文专著八部,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及两次澳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一等奖。以英文、德文、广东话、普通话讲授多科特色课程,接受新华社、中新社、南方网专访,应邀为光明日报、金融时报撰写文章。

主讲人

欢迎三位青年英才加入我院教师队伍

 

杨黎泽,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2012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修外交学专业,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组织的决策机制、防扩散与出口管制。已在Global Policy、《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5篇。

王泽相,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中山大学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博士时期的研究课题是欧盟与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盟的气候和能源政策、环境政策与治理、区域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itics等刊物上。

国际关系学院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二十大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国际关系学院师生集中收看收听开幕会,并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会议现场

党委书记刘泽炀:

讲座回顾 | 张宇权副教授主讲“拜登政府的东南亚政策”

2022年9月29日晚,我院“中大·国关讲堂”第4讲顺利举办。作为国际关系学系建系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此次讲座邀请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宇权老师主讲,副院长张志文主持。

 

讲座从四个方面循序解读拜登政府的东南亚政策:一是冷战后美国政府东南亚政策的演变;二是拜登政府东南亚政策主要目标和手段;三是拜登政府东南亚政策的三个困境;四是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走向及我国应对策略。

我院举行2022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荣休仪式

2022年9月28日下午,2022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荣休仪式在珠海校区海琴六号B210会议室举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牛军凯、党委书记刘泽炀、范若兰教授、魏志江教授出席仪式,师生代表共计三十余人参加了荣休仪式。仪式由党委书记刘泽炀主持。

伴随着精心制作的祝福视频,仪式正式开始。院长牛军凯首先代表学院对范若兰教授、魏志江教授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牛军凯院长指出,在学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位教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为学院的建设、转型以及学科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牛军凯院长衷心希望两位教授退休生活美满幸福,也希望能够为学院发展进一步发光发热。

院长致辞

 

学院组织退休教师返校参观珠海校区

9月28日上午,在国庆、重阳双节即将来临之际,国际关系学院邀请退休老教师返校,参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感受校区发展新景新貌,了解国关学院新发展新气象,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学院院长牛军凯、党委书记刘泽炀等出席活动。

 

01

第一程 校区游览参观

 

老教师们首先来到行政楼13楼珠海校区管委会,通过郑子飞老师生动的沙盘讲解,详细了解了珠海校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规划。老教师们在海景平台眺望海琴建筑群,对珠海校区的发展变化表示十分欣喜。随后,学院党政办主任汪培源带领老教师们乘车游览校园,以“边欣赏边讲解”的方式,走进校园,走进建筑,进一步领略珠海校区的新风貌。

学院重阳节前夕慰问退休教师

9月30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泽炀、副书记余展涛、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喻常森、人事与党务秘书梁健欣及学生代表李珞霏、许悦慰问了学院的退休教师。

刘泽炀一行先来到退休教师刘迪辉家中,为刘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刘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书育人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并热切关注学院多年来的发展。她表示,自己退休之后仍然会坚持读书看报,并经常走路锻炼,退休生活多姿多彩,感谢学院对退休教师的关心,也祝学院的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前排左一为刘迪辉老师)

喜讯 | 我院黎相宜副教授在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我院黎相宜副教授荣获文科组二等奖。

 

本届教师教学竞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设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思政、通识、全英七大赛道。经院系初赛和推荐,共有158位教师入围决赛。9月17日,黎相宜副教授讲授的《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定性)》(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在决赛中经过现场课堂教学,获得评委专家的高度肯定,获文科组二等奖。

黎相宜副教授

 

黎相宜副教授承担《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定性)》课程的主讲任务以来,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并在专业教育中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课程受到我院本科生的好评。

 

科研学术 | 喜讯!我院获三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于9月30日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名单,我院副教授庞琴获批一般项目立项,特聘副研究员姚炯、白云天获批青年项目立项。

 

附: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

http://www.nopss.gov.cn/n1/2022/0930/c431027-32538160.html

学院党委书记刘泽炀为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9月21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泽炀为2021、2020、2019级的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讲座的主题为“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十八大以来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在讲座中,刘泽炀书记首先阐述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要与百年党史的学习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历程相结合。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注重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