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通过-发布

讲座回顾 | 张清敏教授主讲从“实践指南到理论建构:外交学研究的方法与趋势”

 

讲座伊始,牛军凯教授向张清敏教授致欢迎词并代表学院接受张教授的赠书。

 

会议概要

2023年4月17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讲座第129讲“从实践指南到理论建构:外交学研究的方法与趋势”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敏主讲,我院牛军凯教授主持讲座。

赠书仪式

 

主题教育 |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

 

2023年4月24日,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刘泽炀主持并作动员部署。学校主题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成员任虹到会指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会议。

刘泽炀同志通报了学校和学院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进展情况,对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进行了深入动员。他指出,在新征程开启的关键时刻,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是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新时代新征程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讲座回顾 | 张清敏教授主讲“理解外交本质,学好国际关系”

01 ╱ 讲座简介 ╱

2023年4月16日下午,我院“国关大视野”第二十六讲在南校园逸夫楼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理解外交本质,学好国际关系”,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张清敏教授主讲。我院杨黎泽助理教授主持。

 

02 ╱ 讲座内容 ╱

首先,张教授从“什么是外交”这一问题引出外交的内涵。对于人们对外交存在的片面理解,张教授根据外交的经典定义强调,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和平地处理国际关系。

紧接着,张教授着眼于外交的本质,从四个维度说明了外交的属性。第一,外交具有主权和政治属性;第二,外交具有工具属性;第三,和平是外交手段最突出的特点;第四,外交是科学和艺术。

其次,张教授从外交规范的形成和含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外交惯例、外交特权与豁免等多个角度系统论述了外交规范和惯例,并对外交所具备的代表、谈判和交流这三大功能进行了集中阐述。

我院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2023年升学经验分享会

2023年4月14日晚,我院本科生第一、第二党支部组织部分2019级本科生举办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升学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本次升学经验分享会在珠海校区教学楼C303教室举行,2020级、2021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我院党委副书记余展涛、专职辅导员赵函庚老师应邀出席,活动由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宋昱洋同志主持。

 

学院消息 | 加强师生交流,共促学院发展 ——我院2023年第二次师生午餐会顺利开展

2023年4月11日中午,我院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B210会议室举办2023年第二次“师生午餐会”,旨在搭建学院广大师生沟通桥梁,了解同学们在学习、升学、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学院党委刘泽炀书记、余展涛副书记,教师代表谷名飞副教授、辅导员赵函庚老师及2021级硕士研究生、2022级硕士研究生和2019级、2020级、2021级各班级的16名学生代表共进午餐,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开展交流与讨论。

 

会议伊始,刘泽炀书记指出,学院将定期开展师生午餐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倾听同学心声,了解同学们在学业发展、升学深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全力协助同学们解决问题。鼓励大家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为学院未来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时光,培养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活动预告 | 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春季长跑月

春天,是复苏的季节,是成长的季节,更是我们一起运动、一起成长的季节。国际关系学院春季荧光夜跑活动如期而至,加入我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尽情奔跑,莫负灿烂好时光!

 

01 活动流程

时间:4月25日到5月14日

方式:下载keep运动app,加入各班文体委员分享的跑团。

规则:请参加活动的同学在跑团按次上传个人跑步情况,由各班文体委员负责统计。夜跑不设置现场摆台,无需线下签到。

 

开跑仪式:

广州南校园:4月24日(周一)20点30分于英东田径场举行;

珠海校区:4月25日(周二)20点30分于珠海校区田径场举行。

 

 

02 奖励方案

体育积分:每次跑步时间大于30分钟或跑步距离大于3km方为有效,参与一次可获得一个体育章(上限10个)。

奖品

活动预告 | 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春季长跑月

春天,是复苏的季节,是成长的季节,更是我们一起运动、一起成长的季节。国际关系学院春季荧光夜跑活动如期而至,加入我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尽情奔跑,莫负灿烂好时光!

 

01 活动流程

时间:4月25日到5月14日

方式:下载keep运动app,加入各班文体委员分享的跑团。

规则:请参加活动的同学在跑团按次上传个人跑步情况,由各班文体委员负责统计。夜跑不设置现场摆台,无需线下签到。

开跑仪式:

广州南校园:4月24日(周一)20点30分于英东田径场举行;

珠海校区:4月25日(周二)20点30分于珠海校区田径场举行。

 

02 奖励方案

体育积分:每次跑步时间大于30分钟或跑步距离大于3km方为有效,参与一次可获得一个体育章(上限10个)。

奖品

讲座回顾 | 滨下武志教授主讲“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

2023年4月12日晚,我院亚太论坛系列第128讲“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在海琴六号B210顺利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前身)院长的滨下武志教授主讲,我院牛军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滨下教授回顾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指出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之间联系紧密,一方面历史研究能够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关系研究可以为分析历史提供新奇视角,双方互补共进。由此出发,滨下教授通过《历代宝案》的记载,以琉球海洋贸易为线索,串联起15到19世纪东亚海域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网络。

活动预告 | “共读一本好书”读书分享会第三期

一、活动背景

勤思则得,善问则裕,读书能够充实知识,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旨在通过“共读一本好书”活动,在学院内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交流。

 

二、本期活动嘉宾

第三期导师:张宇权副教授

 

张宇权,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菲律宾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代表著作有《中美文化外交比较研究》(独著)、《菲律宾发展报告(2017-2018)》(主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研究、美国研究。

 

三、本期推荐书单

01 ╱ 康灿雄 ╱

《裙带资本主义:韩国和菲律宾的腐败与发展》

“伶仃问学”第二期回顾 | 徐桑奕老师主讲“‘植物猎人’与英帝国的海外扩张——从约瑟夫·班克斯的图像史谈起”

4月10日晚,“伶仃问学”思享会第二期“‘植物猎人’与英帝国的海外扩张——从约瑟夫·班克斯的图像史谈起”顺利举行。本期由我院徐桑奕助理教授主讲,姚炯特聘副研究员主持,学院10名本科生参加。

徐桑奕老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