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琳琳等2名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公示
在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审查,批准宋琳琳与万梓娜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根据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其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序号 |
支 部 |
姓 名 |
性别 |
年级 |
在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审查,批准宋琳琳与万梓娜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根据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其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序号 |
支 部 |
姓 名 |
性别 |
年级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大学生打造一个锻炼本领、互学互鉴的实践平台,学校决定举办第十八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有意愿参加的同学请参见以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v0s_AyM9rDGCtBK0IIy0w
国际关系学院团委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实行以综合素质能力考核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申请人须按照中山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国际关系学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
一、招生专业、类别及人数招生专业详见《中山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s://graduate.sysu.edu.cn/zsw/article/468)。我院不招收学术学位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国家专项计划)。
《中山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上注明的招生人数为我院2025年的招生计划数,包含了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的招生人数。
学科 |
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为全球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一个聚焦学术热点、探索学术前沿和探讨合作发展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有志于加盟中山大学的学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山大学的机会。自2015年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四届,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名学者参加。
中山大学第十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将于2024年12月举行,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诚邀海内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参加。
一、论坛安排
二、邀请对象
1.具有一流高校助理教授及以上任职经历或相当水平职务任职经历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
2.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后工作经历,或博士毕业于海内外一流高校的优秀青年学者。
根据本人申请,民主推荐,在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各支部审查,拟于近期召开支部大会,接收许云琦等3位同学为预备党员,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在公示期限内,如有异议,请实名与党支部联系。
序号 |
姓名 |
年级 |
入党申请时间 |
确定积极分子时间 |
确定发展对象时间 |
1 |
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规定》(中大研院〔2022〕3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和符合条件的奖项,我院组织开展2024学年中山大学华为奖学金等校级研究生捐赠奖学金评选工作,经研究生申请,资格审核,学院奖助金评审委员会组织初评,现公示推荐名单(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4年11月14日—2024年11月20日
公示期间,对名单有异议的同学请通过书面形式反馈。材料提交至辅导员处,并注明“班级+姓名+xx奖学金异议”。
最终获奖名单以学校公布为准。
国际关系学院
2024年11月14日
(联系人:赵老师,0756-3668252)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十二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世界大变局下的大国安全战略与安全关系”学术研讨会在珠海横琴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为中山大学“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
TREMBACH, ALEKSANDR(学号19240054) :
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大研院〔2023〕60号)第十章第五十五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普博生、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从博士阶段算起)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研究生本人申请退学的,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办理退学手续”;第四十一条第八款规定,“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您已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学校现对您启动退学处理程序。请您在此函件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联系学院(系)进行陈述和申辩,逾期视作无陈述、申辩意见,学校将进行处理。
联系人:陈颖,联系电话: 0756-3668353 。
专此函达。
国际关系学院
ENKHBAYAR, TSEVEENJAV(学号18240086) :
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大研院〔2023〕60号)第十章第五十五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普博生、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从博士阶段算起)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研究生本人申请退学的,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办理退学手续”;第四十一条第八款规定,“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您已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学校现对您启动退学处理程序。请您在此函件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联系学院(系)进行陈述和申辩,逾期视作无陈述、申辩意见,学校将进行处理。
联系人:陈颖,联系电话: 0756-3668353 。
专此函达。
国际关系学院
彭琳(学号17240086) :
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大研院〔2023〕60号)第十章第五十五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普博生、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从博士阶段算起)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研究生本人申请退学的,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办理退学手续”;第四十一条第八款规定,“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您已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学校现对您启动退学处理程序。请您在此函件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联系学院(系)进行陈述和申辩,逾期视作无陈述、申辩意见,学校将进行处理。
联系人:陈颖,联系电话: 0756-3668353 。
专此函达。
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