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通过-发布

大学习|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我院学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学联贺信

经党中央批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于2020年8月17日至18日召开,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

值此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开幕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向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团结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贡献智慧力量、展现青春风采,为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即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讲座回顾 | 毕世鸿教授主讲“域外大国如何介入湄公河地区合作——进程、影响及应对”

2020年10月13日,我院《亚太论坛》第108讲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毕世鸿博士主讲,我院覃丽芳副教授主持讲座。毕教授从湄公河地区的特点及其价值出发,重点分析了几个域外大国介入湄公河地区合作的进程,并结合这一介入对中国的影响,提出有关中国应对的思考。

讲座开始,毕世鸿教授简要介绍了湄公河地区的地缘特点,引出这一地区的重要战略价值。他强调,“湄公河国家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对象国,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关系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因此,对湄公河地区的研究对中国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紧接着,毕教授以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欧盟和俄罗斯为例,分别解读了各大国(国际组织)介入湄公河地区合作的进程。他认为,美国通过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参与东盟多边机制建设和灵活运用软实力外交等手段,以期在湄公河地区构建起印太战略的新前沿。谈及日本,毕教授称,作为湄公河地区最大的援助国,日本极大的促进了湄公河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对湄公河国家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毕教授看来,印度、澳大利亚、欧盟和俄罗斯均分别在经济、安全、文化、科技等方面与湄公河地区建立了合作机制,以加强联系与合作。

国际关系学院陶莎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绩效发放公示

根据《中山大学人文社科纵向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纵向项目间接费用管理细则》,我院对陶莎老师提交的项目间接费用绩效发放申请进行了审核,经过学院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考核等环节,现对项目间接费用绩效支出进行院内公示。

 

项目名称:突围与重构:辽代外交研究

公示时间:2020年10月12日-2020年10月19日

公示地点:珠海校区海琴6号五楼公示区

 

对绩效支出发放方案有任何异议者,请在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提交至海琴6号B502。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6-3668353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接收免试研究生预报名考核结果

根据我院组织的预报名考核面试,按照考生面试成绩特评选出以下考生为本次预报名考核合格学生。

合格拟录取学生(按姓氏笔画数排序):

孙雨欣,郑德铖,胡水香,钟音,梁宝贤,曾怡婷

合格候补学生(按考核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刘霖,迟浩楠

合格拟录取学生若获得所在本科毕业院校推免资格,可根据我院招生计划并结合本人志愿,拟录取为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若届时我院推免计划有空缺,获得所在本科毕业院校推免资格的合格候补学生则按照考核排名依次递补,可根据我院招生计划并结合本人志愿,拟录取为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20年10月11日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接收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如下:

一、接收免试研究生的条件

获得教育部“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注册报名资格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

二、申请材

1、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接收免试研究生生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1);

2、学生证复印件1份;

3、加盖有推荐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1份,并提供专业排名1份;

4、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证明,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1份(如有);

5、其它有关材料(该部分材料不作为必须提供材料内容,供我院审核时参考),如获奖证书复印件及体现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

6、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在空白处书写“授权中山大学代本人申领借记卡,并从本人指定账户扣收学杂费”并签名);

请将以上2-6的所有材料按顺序扫描汇总成一份PDF文件,文件名称为:姓名-就读学校-2021中大推免申请材料,和材料1一起在报名时上传至教育部“推免生服务系统”。

我院教工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近日,我院教工党支部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B210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

会上,与会教师党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并结合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喻常森副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中勉励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作为高校党员教师,必须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张志文副教授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笃行,知行合一,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张宇权副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既有关心爱护,又有殷切期望,高校教师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要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有用之才。王学东副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期间教师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认真做好在线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鼓励教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高校教师,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接收免试研究生的预报名通知

中山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就在法政学科开展国际问题教学和人才培养。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全球排名151-200,居国内第六。学院聚焦国际关系学科前沿,服务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东南亚研究、亚洲海洋问题、大洋洲研究等领域具有特色和团队优势,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科。学院现设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博士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硕士点,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

一、申请条件

获得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注册报名资格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

二、申请材料

1、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接收免试研究生生预报名表(附件1)、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接收免试研究生生预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2);

2、学生证复印件1份;

3、加盖有推荐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1份,并提供专业排名1份;

4、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证明,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1份(如有);

迎新季 | 在军训中进步,在磨砺中成长——国关2020级新生的军训记忆(二)

时间如白驹过隙,军训的实训阶段已然结束。在过去的十四天中,烈日下的汗珠、湿透的迷彩服、嘹亮的军歌声,构成了我们心中最多彩的军训九月。对于参加军训的2020级本科新生而言,愉悦、坚韧、劳累、成长…都是军训的代名词,那么军训到底给各位同学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同学们的心声吧!

 

第一位:吴雪萌

Q:你对军训的印象是怎样的?

A:在我的记忆中,军训的关键词是“多雨”和“包容”。

Q: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关键词?

讲座回顾 | 曾敬涵教授主讲“中英关系近况及展望”

2020年9月29日,我院本年度国关大视野系列讲座第一讲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由兰卡斯特大学教授曾敬涵博士主讲,我院牛军凯教授主持讲座。曾教授围绕“中英关系近况及展望”主题,从国际政治专业领域给在场听众解读中英关系,并结合热点问题,对未来中英关系发展作出理论框架预判。

 

曾敬涵教授

 

讲座开始,曾敬涵教授对于中英关系作出了高度概括:“中英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多来自于商业经济层面的博弈。”曾教授进一步将中美关系和中欧关系、中英关系进行对比,深入探讨国际关系的外交博弈。接着曾教授介绍了英国作为大国历史地位的形成,从历史回溯中英关系的发展,选择独特视角的时间点作对比,让在座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中英关系变化,以及中国强大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