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报名,“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四大赛道等你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奋进力量,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爱在广东”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拟联合开展2025年“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9月19日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大气科学学院、药学院(深圳)

三、活动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少数民族学生

四、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包括“相遇广东”主题演讲征集、“相识广东”主题摄影征集、“相融广东”微视频征集、“相和广东”综合设计作品征集等4项活动。

 

(一)“相遇广东”主题演讲征集

1、活动安排

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同步举办线下演讲比赛,有参赛意愿的学生可自行选择参赛校区。

2、演讲主题

岭南夏正浓,各族遇相知

3、比赛时间

2025年9月19日晚

4、比赛地点

珠海校区海琴二号B102、

深圳校区西教讲学厅。

5、演讲选题

选手围绕主题自拟题目,内容需结合民族团结真实案例,视角新颖,观点正确。

6、演讲要求

(1)时间3-5分钟,尽量脱稿;

(2)演讲材料原创,严禁抄袭;

(3)表达感情准确,衣着得体;

7、奖项设置

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优胜作品将推荐参加省赛。

8、作品要求

(1)线下演讲比赛内容要求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述各民族同胞、各民族学生守望互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感人事迹和典型案例,体现广东各民族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担当,展现广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的丰硕成果。

(2)优胜作品推荐省赛的格式要求

视频须为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920 × 1080像素,时长不超过5分钟,大小不超过500MB。演讲题目自拟,要求普通话标准,声音清楚,画面清晰,不照稿宣读,提倡标注字幕。

作品文件命名为:主题演讲+姓名+作品名称。

9、报名方式

此项活动由大气科学学院、药学院(深圳)承办。各培养单位要对学生报名作品进行审核,对作品的立场观点、原创性进行把关,并由所在单位的辅导员完成报名。报名深圳校区比赛的学生的作品推荐表及推荐汇总表请于9月12日前上传至公务云盘:https://pan.sysu.edu.cn/link/AAF7718D3E338E43028A485477BD0AB844,报名珠海校区比赛的学生的作品推荐表及推荐汇总表请于9月12日前上传至公务云盘:https://pan.sysu.edu.cn/link/AA10AED135F7F74CB5887F3BC9DA9D5B3E(珠海校区联系人:林老师,联系电话:0756-3668166;深圳校区联系人洪老师,联系电话:0755-23260208)。

 

(二)“相识广东”主题摄影征集

1、作品报送

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报送,“团结故事”“文化共舞”“青春风采”等3类作品,每类各单位限报3项,每名学生限报1项。每项作品限1名作者,限1名指导教师。

2、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作品以摄影为艺术创作媒介,分为“团结故事”“文化共舞”“青春风采”等三类。“团结故事”通过实地寻访拍摄,讲好广东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文化共舞”通过捕捉各族文化风华(也可借助特效技术或其他影像元素进行创作),展现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体现“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一深刻内涵。“青春风采”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创作叙事图片,展现当代青年爱党爱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照片之间应有紧密的视觉和逻辑关联,配以文字说明。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宗教活动。

(2)格式要求

作品为JPEG形式,保留EXIF信息。单张照片尺寸在1024×1024像素以内,可将文字说明设置为图片文件名,每组作品不超过6张,总大小不超过50M

3、报送要求

此项活动由药学院(深圳)承办。各单位要对推荐作品加强审核,对作品的立场观点、原创性进行把关,并于9月19日前将作品推荐表、作品推荐汇总表及作品电子版,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活动项目,如“药学院(深圳)+摄影征集” 报送至公务云盘对应文件夹下 :https://pan.sysu.edu.cn/link/AAE2FD1B6FC41349C1A05640075B4D5F88。(联系人:洪老师,联系电话:0755-23260208)。

 

(三) “相融广东”微视频征集

1、作品报送

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报送,各单位限报3项微视频作品, 每项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作品负责人要求为少数民族学生, 鼓励各民族学生组队参加。每项作品可配1名指导教师。

2、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通过舞蹈、话剧、情景剧等方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反映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阐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展现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2)格式要求

视频须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像素,时长不超过10分钟,大小不超过600M。声音清楚,画面清晰,要求标注字幕。

3、报送要求

此项活动由大气科学学院承办。各单位要对推荐作品加强审核,对作品的立场观点、原创性进行把关,并于9月19日前将作品推荐表、作品推荐汇总表及作品电子版,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活动项目,如“中国语言文学系微视频征集”报送至公务云盘对应文件夹下 :https://pan.sysu.edu.cn/link/AA7D22182909B042D98D0D00BE2DAF7CE6。(联系人:林老师,联系电话:0756-3668166)。

 

(四)“相和广东”综合设计作品征集

1、作品报送

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报送,产品设计、标识设计、营销创意等3类作品,每类各单位限报3项。每项作品作者限5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鼓励各民族学生组队参加,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

2、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作品分为产品设计、标识设计和营销创意等三类,通过创意设计和创新视角,展示推介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及文旅特色,体现民族地区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展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体现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

(2)格式要求

产品设计类:包括文旅、文创、伴手礼设计和农产品包装设计等。文旅、文创、伴手礼设计要求具有地域特征,有一定的文化叙述和传播力;农产品包装设计要求围绕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生鲜、干坚果、粮油调味品、零食、半成品熟食、营养食品等产品进行设计,展现产品的特色属性,开启方便,使用安全。每件作品需提交3~4张设计稿(作品的效果图或实物照片均可),要能反映作品的整体、局部、不同视角、尺寸等效果,分辨率不低于300DPI,JPEG格式,以毫米为计量单位注明比例和尺寸,并附上作品说明(300字内)。

标识设计类:包括民族地区风景名胜或地标性建筑的LOGO、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卡通创意造型设计等。每件作品需提交1~2张设计稿(分辨率不低于300dpi,JPEG格式)和作品源文件(PSD或矢量格式),并附上作品说明(300字内)。

营销创意类:包括销售创意文案、平面广告和视频广告等。销售创意文案以文字为主,每项作品不超过3000字,可在文章中配图、表,图片采用JPEG格式。平面广告为JPEG格式,色彩模式RGB,尺寸为1024×1024像素,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视频广告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280×720像素,时长不超过3分钟,要求声音清楚,画面清晰,提倡标注字幕。

3、报送要求

此项活动由药学院(深圳)承办。各单位要对推荐作品加强审核,对作品的立场观点、原创性进行把关,并于9月19日前将作品推荐表、作品推荐汇总表及作品电子版,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活动项目,如“药学院(深圳)+综合设计征集”报送至公务云盘对应文件夹下 :https://pan.sysu.edu.cn/link/AA99D7290481FF49ABA3AC1F40B4DE0FB6。(联系人:洪老师,联系电话:0755-23260208)。

 

五、活动安排

(一)材料报送

各培养单位根据通知精神,实际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师生积极参与,遴选作品参加展示,保证参与集中展示的作品导向正确、思想积极、质量过硬,并于9月19日前将成果作品、相应征集活动作品推荐表加盖单位公章的PDF版及可编辑的Word版打包,按各活动要求进行报送。

(二)奖项设置

每类活动各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项,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项。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培养单位要加强工作统筹,把“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作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实施,广泛发动各族学生参加活动,并安排专人做好报名推荐、遴选审核等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加强对活动作品的审核把关,确保作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二)宣传典型,持续传承。各学院要坚持贴近师生、贴近实际,深挖身边蕴涵时代特色、体现家国情怀、具有价值导向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及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加强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团结进步的良好传承。

(三)压实责任,务求实效。各培养单位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网上网下意识形态阵地,专人负责、细化分工、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详细通知及报名材料

详见“统一门户”——“学生工作”一栏

 

来源 | 中大学工

转载编辑 | 黄子殷

初审 | 赵函庚 

审核 | 王晓路

审核发布 | 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