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担当复兴使命——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式观后感悟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天上午9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九三阅兵”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为主题,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显中国坚决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为了让同学们重温历史、铭记荣光、传承精神,学院积极组织同学们观看阅兵仪式。会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与感悟。

 

赵爱唯  2025级本科新生

在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后,我深受震撼和教育。这场庆典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和平的庄严宣告和对未来的坚定宣示。

“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召唤目标在前方。”若要强国,必先强军。九月三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从“陆战猛虎”到“海疆利剑”,从“空中雄鹰”到“信息尖兵”,一件件大国重器,构筑起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屏障,为我们提供了从容应对风云变幻的十足底气。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脉之躯筑长城,使中国在世界之林站稳了脚跟;历史长河川流不息,伟大旗帜光耀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八十年后的今天,我辈亦应居安思危,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立自强,保卫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我辈青年当此盛世,更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忘来时路,开创新的复兴华章!

蒲锦阳  2022级本科生

此次阅兵展示了我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纪律风貌和过硬作战本领,是新中国军事发展成果的集中亮相。作为即将进入大四阶段学习的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我深知强大军事实力对国家崛起的重要意义,也对近年来中国军事实力的迅速跃升感到骄傲。此次阅兵还是一场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与近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共同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各国元首齐聚北京,共同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疑发出确切的信号:历史不应被遗忘,正义应当得到捍卫。中国借此时机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完善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中国对全球治理做出的又一伟大贡献。中国从曾经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繁荣富强,依靠的是一代代中国人的砥砺前行。感念先辈为今日之和平付出的鲜血,祝福伟大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万梓娜  2025级硕士新生

回忆80年前抗日战争的残酷历程、中国人民的英勇牺牲;再看当前分毫不差的中国方阵、领先世界的国之重器。当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做到了,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去年的我见证了中山大学的百年华诞,今年的我也有幸留在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深造。观看此次阅兵仪式后,我更加会将“落后就要挨打”铭记在心,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祖国的热土上,我将满怀信心与勇气开启研究生学习新篇章!

陈怡  2023级硕士研究生

观看九三阅兵仪式,我感到无比心潮澎湃。当看到钢铁洪流驶过天安门,威武方阵迈出铿锵步伐,我仿佛亲眼看到那段浴血奋战的抗战峥嵘岁月,亲身感知到中华民族正在坚定推进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九三阅兵是对中国实力的集中展示,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中国,这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成果,我们能做的最好的致敬,是不忘却,更是继续向前。和平来之不易,吾辈犹当自强。作为准毕业生,我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崇敬,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卢绎萌  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生

我怀着庄重而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80年前,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脊梁,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战斗,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80年后,中华民族始终不忘来时之路,铭记和平来之不易、发展尤为珍贵,并将其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回望在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四年,学院在育人的过程中也始终强调责任与担当,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智慧、担当精神”的国关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也让我更加明确无论未来身处何地、从事何种职业,我都应当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学院的培育、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宋昱洋  2025届硕士优秀毕业生

今天上午,单位组织集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大院上空,战机轰鸣穿透云霄,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仰望这片曾被先烈鲜血浸染的天空,心中澎湃难抑。受阅官兵“米秒不差”的精准、军事航天与网络空间部队的首次亮相,背后是大国崛起的自信、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不禁回想起2015年与2021年两次观看阅兵时的向往和憧憬,如今身在红墙之下,跨越时空的震撼、民族脊梁撑起的自豪油然而生!愿母院永葆奋进之姿,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智慧、担当精神的国关栋梁!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黄子殷

初审 | 赵函庚

审核 | 王晓路

审核发布 | 李晓超